📑 9777 字 | 🎵 30 分钟只要应对得当,悲伤就不仅意味着失去,
也能成为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生活意义的契机这本书能为你
1. 开阔视野,增加文化资本。
2. 了解悲伤情绪的作用机制,厘清常识中应对悲伤的误区。
3. 提供一套摆脱悲伤情绪控制,开始生活新阶段的自我疗愈方案和方法论。适合谁听
1. 心理学爱好者。
2. 遭遇生活变故,急需心理康复,摆脱悲伤情绪者。
3. 希望给家人、朋友、同事开阔视野。书籍信息
书名:《悲伤即成长》
作者:辛迪·芬奇
译者:李淼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01
定价 ¥59.80
页 数:29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598561
内容简介
悲伤可以有很多种形态。它可能是失去工作或与伴侣离婚,可能是一种创伤或绝症,可能是亲人的死亡或威胁我们所爱生活的某种瘾症,也可能是取消的计划、错失的良机和永远改变的生活。在所有形式中,悲伤是生活没有按计划进行时,我们所接收到的信号。但在失落的深处,希望会浮出水面。我们有机会在创伤后成长——如果我们选择抓住它,机会就在等着我们。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当生活轨迹被改变时,如何重新发现人生意义、目标与幸福。作者在忍受了自己难以想象的丧失过后,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也永远不想改变它们。她所历经的苦痛带来了成长、清晰的思考和方向。现在,她也希望帮助他人摆脱考验和磨难,并选择通过苦难获得成长。本书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痛苦,并揭示了丧失的意义和悲伤的力量。作者简介
辛迪·芬奇是一名执业临床社工(LCSW),她的专长是帮助人们渡过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她曾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受训,并在《洛杉矶时报》《哈芬登邮报》《应对杂志》《追寻治愈》《罗彻斯特女性杂志》等媒体上发表文章。作为一名生活创伤事件的幸存者,辛迪·芬奇根据亲身经历从事写作与心理咨询工作。她致力于与当代青少年和年轻人、复杂型高需求家庭、经历创伤性的丧失和意外死亡的悲伤人群,以及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人群工作。她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渡过了苦难,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最终所向披靡。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辛迪·芬奇的《悲伤即成长》,副标题是“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听到这个标题,你可能就知道,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应对悲伤,这种常见的负面情绪的。通常来说,当我们的生活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灾难时,悲伤就会侵袭我们的心灵,它是我们惯常的生活节奏被破坏,或者蒙受重大损失时,我们内心所发出的警报。作者辛迪·芬奇做过25年社工,也有超过十年的心理治疗师从业经历。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攻读硕士学位时期,创伤后的心理康复与干预就是她关注的议题。芬奇曾在本书中说,自己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悲伤和损失的产物:她在30岁出头时,不幸罹患癌症,接连接受了多次大手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同时,由于病情的持续反复,导致芬奇的婚姻也一度亮起了红灯。所幸的是,接踵而来的变故和长时间的悲伤情绪并没有让芬奇消沉或者绝望,而是让她改变了自己的视角,最终在心理治疗帮助下,她走出悲伤,重获新生。在她看来,悲伤反而是一个特殊的礼物,能够给我们制造出契机,重新认识自己,并找寻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她说,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引导每一个和自己一样,因为意外遭遇而深陷悲伤的人,给他们一套可落地操作的自我疗愈方法,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并且还能把这段经历,作为我们走向人生下一步的跳板。接下来,我就按照本书中作者芬奇的叙述,分三个部分为你讲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一起踏上这段独特的穿越悲伤、自我成长之旅。首先来看看,为什么说当悲伤降临时,传统的回避与忽视处理方法,并不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上痊愈之路,以及如何用“自我辨析”疗法,来给自己创造一点宝贵的抽离和喘息时间。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再来顺着芬奇的思路,谈谈自我关爱对于悲伤疗愈的重要性,以及了解下芬奇独创的一套名为“PLEASE”的自我关爱疗法。最后,我们将要了解到,如何通过“重估损失”来克服自己的心理偏差,正确评估我们在变故中的损失,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引导,将自己的悲伤情绪转化为开始新生活的动力。
第一部分
首先,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形形色色的打击和意外时,我们的心态和情绪会经历一系列怎样的变化?可能有些人听说过一个“悲伤五阶段论”,这是由一位著名女精神病学家罗斯博士提出的,分别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以及“接受”。作者芬奇说,这个描述虽然准确地描述了悲伤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但并不能帮助我们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来,也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和消化我们遭遇的痛苦。
在遭遇重大变故和损失的时候,我们通常的直接反应,往往是回避与否认,以各种上瘾行为和恶意行为来掩盖自己的损失与过错,推卸责任,逃避痛苦,这显然是错误的。在我们的认知里,克服悲伤的办法就是:别管它,向前看,努力走出去。听起来非常积极正能量对不对?但是芬奇通过自己多年心理咨询和社区工作的经验,直言不讳地说,这样做其实大错特错,首先“第一颗扣子”就扣歪了:因为只有你正视、认真对待自己的悲伤与损失,而不是匆忙否认,掩盖它,才有可能痊愈。试图把自己的悲伤情绪掩盖起来,只会让创伤在自己的意识深处潜伏驻扎下来,以其他形式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在书中,芬奇就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名叫肯德拉的咨询者,一直饱受睡眠问题和偏头疼的困扰,同时还有亲密关系障碍。通过沟通,芬奇最终发现,这些表面问题,实则来源于一次童年的悲剧:在肯德拉八岁的时候,和自己亲密无间的哥哥伦恩,不幸死于一场交通事故。从此,整个家庭都陷入了一种不正常气氛之中,肯德拉的父母再也没有谈起过伦恩,努力摆出一副“一切正常,生活还要继续”的架势,于是幼小的肯德拉,也模仿父母,把自己对于失去哥哥的悲伤深深隐藏起来。随着肯德拉的成年,这种幼年时代被压抑的创伤记忆开始显露出严重的后果: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导致肯德拉习惯于刻意忽略自己的感受,以避免受到可能的伤害。同时,虽然事业有成,表面上一帆风顺,但肯德拉没有办法拥有一段正常成功的感情,因为她习惯于回避亲密,拒绝发展一种能够袒露自身情感需要、彼此支持的深度关系。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肯德拉也无法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而是摆出一副强势和冷酷的姿态,不断地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要求他们在学业和其他领域出类拔萃。这也是肯德拉在原生家庭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接受了父母那种“忽略悲伤,向前看,努力走出去”思维定式的结果,从而让她和孩子之间的心理隔阂,也越来越大。在咨询中,芬奇直言不讳地告诉肯德拉,如果她的父母,能够正确理解,接纳伦恩之死带来的悲伤情绪,开诚布公地在家庭内部进行谈论,彼此安慰支持,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心理建设和练习,把对失去哥哥的悲伤转化为走向新生活的动力,那么此刻困扰肯德拉的很多心理问题,将从根源上不复存在。正确应对自己悲伤的第一步,是承认悲伤的存在,并且和它对话。2020年1月26日,NBA退役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和自己13岁的二女儿吉安娜,在一场直升机飞行事故中不幸遇难。几天后,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上,写了一封公开信,她说,一方面,自己感到了愤怒和悲伤,并且始终拒绝接受自己和丈夫女儿天人永隔的现实,但另一方面她坦然承认,自己需要坚强起来,因为还有3个女儿需要自己的照顾,生活还将继续。芬奇点评说,瓦妮莎的这封公开信,就是一个正确应对自己悲伤的绝好案例:瓦妮莎通过分享自己在低谷中的感受,直面并接受了自己遭遇的损失,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未来生活的其他可能性。在本书第二章里,芬奇撰写了一个详细的“悲伤反应清单”,囊括了一般人在遭遇不幸时,通常会出现的行为、想法、生理表现和情绪反应:从自责、恐惧、身体上的疼痛、失眠,到焦虑、无力感等等。 芬奇说,只有了解到,我们那些对于悲伤所做出的反应是正常的,从而引发对于自己的同情,并向自己身边的亲人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我们才能够迈出通向恢复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尝试让自己从铺天盖地的悲伤中“抽离”出来,虽然在这个阶段,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消解掉自己的伤痛,但这种“抽离”,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宁静,休息身心,而具体做法很简单,就是给自己写一封信。芬奇说,这封信可以从盘点你失去了什么开始,随后记下你此刻的各种负面情绪和生理感受,然后再慢慢细致拆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你最感到愤怒、难过、后悔的,分别是哪些具体的点。以及如果能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你将会做出哪些改变和努力,去阻止这场灾难,或者减轻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你可以尝试写一下,迄今为止,自己在哪些地方还算幸运,值得为之感恩,以及对于未来的打算。这种通过复原细节来减轻负面情绪伤害的心理治疗法,叫“自我辨析”,我们在之前为你解读《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时,也提到过。通过自我回忆灾难发生时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我们就能以一种“旁观中立”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负面经历,慢慢实现情感脱敏。
第二部分
好了,通过刚才的两个步骤,我们已经能够正视自己的悲伤与痛苦,意识到自己情绪和生理健康上的失常,都是悲伤带来的正常反应,并且可以做到暂时从自己的痛苦中“抽离”出来,相对客观地审视自己的状况,获得一些喘息。作者芬奇说,做到这些,就说明在这场和悲伤的斗争中,我们已经获得了第一个胜利,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自己进入关键性的第二阶段,为我们情绪上的创口裹伤止血了,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叫“自我爱护”。
很多处于悲伤低落中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个倾向,那就是,常常会把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灾难,完全归咎于自己的疏漏或决策错误,从而导致过度自责,对自己产生一种厌恶和疏离的情绪。于是,他们往往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惩罚,熬夜、酗酒、拒绝进食、自残,诸如此类,从而让自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如果要想真正有效治愈悲伤,那么我们就应该停止自我谴责,开始关注自己情绪和生理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需要,进行自我照顾和爱护。作者芬奇说,自我爱护不仅能够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价值,恢复内在的安全和舒适,最终也能让我们重新鼓起勇气,去履行我们对身边其他人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谈到自我爱护对于摆脱悲伤的作用,作者芬奇用了一个比喻,叫“页边空白”。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我们阅读书籍杂志,还是互联网网页的时候,设计者都不会让文字和图像塞满整个页面,而会在周边和栏目之间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的作用,是为了让用户在浏览吸收信息的时候,时不时让眼睛休息一下。同理,如果把我们的生活,尤其是遭遇变故后那段低落悲伤的日子比作一本书,或者一个网络页面,那么“页边空白”就相当于这段艰难日子里,我们利用自我关爱,察觉自我真实的需要,摆脱悲伤的控制,争取复原的部分。在陷入悲伤时进行自我关爱,可以用一点一滴的小行动作为开始,比如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餐食,泡一壶热茶,洗个热水澡之类。而作者芬奇,则利用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书中给我们列出了一个详尽系统的方案,简称为PLEASE,是由六个自我照顾技术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集合而成。芬奇说,这一套方案源于心理学中的辩证行为疗法,旨在指导处于悲伤低落中的人们,如何关注当下,用一套健康的方法来应对压力,调节情绪,提升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质量。首先,第一个字母P,代表Parent,照顾;意思是照顾你的身体,包括沐浴、自我清洁、尽量穿着干净的衣物。第二个字母L,代表illness,也就是疾病与不适。这意味着你必须行动起来,寻求专业医疗和心理机构的帮助,努力治愈那些你在低落期间罹患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第三个字母E,是eat的缩写,代表规律饮食。尽管你心情悲伤欲绝,但还是要保证每日三餐均衡,吃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充沛的能量和均衡的营养,最终会改善你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让体内激素分泌重归正常,进而帮助你摆脱抑郁和低落。第四个字母A,代表Avoid,回避;这里它有两个含义,首先是避免服用药物或者其他上瘾物质,其次是不要回避自己生活中那些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第五个字母S,意思是睡眠,Sleep;充足的睡眠,不仅保证了我们身体的生理健康,更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疗养模式;一些心理与生理学家发现,哪怕在睡眠中做了噩梦,也是一种康复迹象。因为噩梦,实质上是一种情绪剥离,也就是说,在梦醒后,我们可以把创伤记忆本身和它产生的负面情绪分开。在一系列临床试验中,那些在睡梦中明确重温了自己创伤经历的患者,康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那些无法通过梦境重温创伤记忆的患者。最后一个字母E,代表锻炼,Exercise。运动会引发我们的身体增强分泌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信息素能够有效调节我们的情绪,激发我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心情明显变好。除了这一套代号PLEASE的自我关爱方案,作者芬奇还给出了几个小贴士来帮助我们调整心情。第一个叫“快速心情转换法”,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哪怕只有一会儿也好:比如观看网络上的搞笑视频,花点时间和宠物一起玩耍,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每天走出家门接触一下大自然等等。第二个小贴士,叫“哭泣专属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控和疗愈,我们已经有了一点自控,不再放任自己毫无节制地沉溺于悲伤之中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进一步,主动进行一项悲伤情绪的时间管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尝试,只在每天固定的某个时段里允许自己放纵下情绪,在这个时段里我们可以尽情哭泣、懊悔,但在此之外,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去处理那些关于工作、家庭和社交和自我康复的必要事务。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和自己的悲伤情绪进行正面对决,逐渐把它拆解、转化,变成推动自己走入生活新阶段的动力了。这一部分的关键词,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重估损失,自我重置”。
我们要承认,灾难和变故之所以让我们悲痛难忍,陷入消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它夺走了我们生活中某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无论是亲人逝世、恋人分手,还是失业,或者罹患疾病,它们的后果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让我们蒙受了物质、情感或者身体上的巨大损失,打破了我们日常生活那种熟悉、稳定而舒适的状态。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引入一个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概念:“损失厌恶”。经常使用“得到”App的用户可能对这个概念比较熟悉,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与获取同等价值的事物相比,失去同样价值的事物,对我们具有更强的情绪影响力。 这个心理偏好,是人类在长期生存繁衍中进化出来的,由于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资源有限,一点轻微的食物或者其他物资损失,都可能让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就让我们的心智,对损失异常敏感。不过,到了文明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这个曾经帮过大忙的价值取向,反而给今天的人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决策失误的罪魁祸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是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损失,夸大损失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比如赌博上瘾者会在输钱后持续加注试图挽回损失,很多股民在股价下跌时也不愿意割肉斩仓,直至股价触底,诸如此类。这种行为背后反映出的心理,就是他们都觉得,一旦终止博弈,那么这笔损失就等于被“确认”了,板上钉钉。所以,出于对损失的痛恨,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尽一切努力翻盘,从而不知不觉落入了更大的陷阱。那么,这种思维定式和我们的悲伤情绪管理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芬奇就说了,我们既然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的损失,夸大它带来的危害,那么由此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其实是被我们自己人为地放大了。芬奇就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对夫妻因为离婚后的孩子监护权、配偶赡养费等细节,而进入了一场漫长的法律诉讼大战,花了无数律师费,彼此的生活支离破碎陷入停滞,孩子也被得不到关心和照应。而这些本可避免的损失仅仅是源于夫妻双方的执念,拒绝接受自己已经“失去了这段婚姻关系”这样一个事实,并高估了婚姻破裂所带来的损失,所以迟迟不肯“确认损失”,也就是离婚,不惜通过在离婚条款上无休止地纠缠,来让名存实亡的婚姻得以延长。而这种对损失的过高评估,又让他们彼此憎恨,陷入了死循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误差,能够主动评估下我们真正的损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情况根本没有那么糟糕,我们拥有的还很多,生活距离想象中的完全垮塌,也还很远:比如婚姻即使破裂,很多理智的夫妻还可以是彼此支持的朋友,他们之间的一部分亲密关系和情感连接,也能通过抚养共同的子女而得以延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等于向着摆脱悲伤情绪的纠缠,重新开始新生活,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所以,作者芬奇就建议我们,老老实实坐下来,找一张纸,做一个简单的表格,分成三部分,分别是,我失去了什么?我还拥有什么?以及在明确这两点之后,我接下来可以做点什么?在填写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逐步抛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正确评估变故和灾难带给我们的得失。在本书中,芬奇就现身说法,以自己遭遇的一次变故为案例,给我们展示了这种损失评估列表,是如何让自己逐步实现情绪脱敏的。芬奇的儿子,有个最好的朋友科林,科林和芬奇一家的关系都非常好,芬奇说科林给自己的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然而,科林在18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身亡。这场飞来横祸,给了芬奇巨大的打击,芬奇强忍着悲痛,开始了自我治疗,给自己制作了一份损失表格,并且开始填写。在失去一栏,芬奇的答案是,失去科林,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个如同亲生儿子的年轻人,以及继续参与他生活的可能性。同时,自己失去的还有安全感,因为事故让她怀疑,自己和身边其他任何人,都随时可能因为类似的事故而离开世界。在第二部分“自己还拥有什么”里,芬奇也强忍着悲痛,列出了以下项目:包括科林和自己的家人,当下的生活,儿子的其他朋友。芬奇说,损失虽然难以承受,但科林的离去却激发了自己对家人前所未有的爱、关心和保护欲。因为他们还在,所以自己应该借此机会,深化和家人的关系。在第三个部分“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当中,芬奇得出的结论是在当下这段可以把控的生活里,自己的关注重心应该向家人和朋友倾斜,继续照顾科林的家人,减轻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在驾驶车辆时更加谨慎,至少要保证不会有人因自己的疏忽而失去亲人,诸如此类。当然,如果你的悲伤情绪控制得比较好,芬奇还建议我们在表格中增加第四个部分,就是我们此刻生活中存在的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前者,指的是能够让我们规避风险,维持生活和情绪稳定的资源,比如我们还拥有的工作、健康、能够在悲伤逆境中伸出援手的亲友、伴侣等等;而后者的功能则完全相反,比如在悲伤中我们的低自尊心态,暂时失业导致的经济紧张,或者滥用酒精或者其他上瘾物的习惯。通过对照,我们可以通过评估自己掌控的资源和面对的风险,来确定我们要为生活回归正常做出哪些具体的努力,又可以仰仗哪些外界的援助。在这种细化分析中,那种因为损失夸大而膨胀,占据我们心智的悲伤与无助,也会自然而然地逐渐消退。好了,曾经一度沉溺于悲伤,无法自拔的你,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现在。那么接下来,就轮到了悲伤疗愈流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重置人生,再次出发。从悲伤和打击中站起来,迎接生活新的阶段,一开始的心理建设非常重要,作者芬奇说,那些突如其来的灾难和变故所造成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摧毁了我们内心中一些坚如磐石的信念,让我们感到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和预期。然而,在迷茫之外,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自己,通过从自己的损失中发现意义,来让它具备积极、正面的价值。作者芬奇说,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问自己一些问题,来挖掘这些隐藏在损失和灾难背后的收获与进步,比如,在不幸降临之后,你的思维发生了哪些改变?人生有了哪些不同?在与悲伤抗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哪些被忽略的天赋?到底是什么支撑自己走到今天?此刻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诸如此类。随着你在纸上写下一个个问题的答案,你会发现,你并没有被打垮,而是变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人。这场变故,让你重塑了自己的价值观,发现了那些在生活中真正值得自己珍惜的宝贵之物和那些真正能够在困难时期愿意对你伸出援手的人,然后,最重要的一点,你很可能会在与悲伤的战斗中,找到了那个你真正愿意在余生中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作者芬奇说,在与悲伤的战斗中,我们往往会向外寻求帮助,然后认识一些身处同样境地的人们,从而在互助中产生情感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在一个群体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也能通过帮助他人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全新的意义和成就感。2012年12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一起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共有20名小学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其中一位遇难者的父母,巴顿夫妇就牵头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反校园枪支暴力组织,宣讲枪支滥用带来的危害,组织志愿者投身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还开发了一款手机App,以便让类似事故发生时,能够让校园里的师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作者芬奇说,巴顿夫妇的行为,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重置人生”案例,巴顿夫妇并没有让自己无止境地沉溺于丧子之痛,而是通过帮助其他受害者和阻止类似的悲剧再度出现,而给自己的损失和悲伤,赋予了更加积极和伟大的意义。用芬奇的话说,她自己的每一件成就都始于失去:芬奇自己之所以投身心理咨询,专注于创伤后的心理疗愈,也是因为自己罹患癌症之后,目睹了许多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癌症病友,在求医和术后疗愈的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却没有一套专业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促使芬奇意识到,自己的经历,可以让自己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帮助那些和自己同样经历过困境的人。于是,她先是用通信、演讲和社区咨询的方式帮助癌症术后病人进行心理健复,然后又发起了一个为重症病人筹集治疗资金的慈善项目,最终她决定重返校园,拿到了硕士学位,成了一名专职心理治疗师,并出版了这本《悲伤即成长》 。
结语
好了,这本《悲伤即成长》的基本内容,大致就为你介绍到这里。在本书中,作者芬奇利用自己同时身为癌症幸存者和职业心理咨询师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为我们展示了一整套系统性、分步走的应对悲伤之道。
首先,当我们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灾难陷入悲伤时,我们首先应该正视,认真对待自己的悲伤与损失,而不是匆忙否认、掩盖它。我们应该承认,自己萌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失控行为和生理健康方面的异常,是灾难发生,悲伤降临后的正常后果,我们没有理由为这些后果感到自卑或者自责。随后,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辨析疗法,慢慢尝试让自己从悲伤情绪中抽离出来的时间逐渐增多。同时,还可以应用芬奇在书中提到的PLEASE组合法,对处于悲伤中的自己进行系统性的关怀,帮助自己的身心慢慢从打击中平复。顺便说一句,我们自己开始关爱自身,也等于给身边人发出一个信号,所谓“你怎么爱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在情绪逐渐平复后,芬奇又提出了“重估损失,自我重置”这样一个步骤,来帮助我们彻底走出悲伤情绪的控制,开启生活的新阶段。为什么要重估损失呢?这是因为,人类都具有“损失厌恶”这样一种心理偏好,我们迟迟无法走出自己的悲伤和消极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在这种心理偏好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夸大了我们遭遇变故时所承受的损失,而如果当我们能够暂时从消极情绪中抽离出来,认真量化分析我们的真实损失,再看看我们还拥有的东西,就会发现,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糟糕。最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我们自己制造出的恐惧本身。最终,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在变故与意外来临后,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发现自己曾经忽略的天赋与闪光点和生活追求,来消解悲伤情绪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为未来的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动力源与锚定点。总之,在作者芬奇看来,悲伤,仿佛是一个命运赐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它在带来痛苦、迷茫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评估自我的契机,也像是一趟能够让我们变得更为强大的冒险之旅。我们能从悲伤中获益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撰稿:朱步冲
转述:徐惟杰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没有任何解读可代替原著,好作品值得你体验完整剧情~